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穆迪评级公司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地方债务问题一直受国际评级公司高度关注,这次穆迪又特别提出这方面的担忧,请您谈谈相关看法?
答:近年来,通过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持续努力,我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无序举债的蔓延扩张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35.1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5.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61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GDP初步核算数121.02万亿元计算,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50.4%。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是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加强数据比对校验,努力实现全覆盖。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三是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四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推动出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办法,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省级政府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继续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从执行情况看,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风险得到缓释。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一是持续规范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二是规范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三是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编辑:周驰】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16.43,环比下降2.13个点,同比下降10.27个点,其中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下降,居民“菜篮子”货足价稳。
今冬蔬菜格外便宜。据报道,11月份以来,多个省份蔬菜价格低迷,白菜、萝卜、菠菜等的价格降到了低谷。
在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粮油、肉类等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前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云南豆类,山东瓜菜类、茄果类蔬菜受降温供需变化影响,叠加近期产区收购价格有所上涨,市场跟进度不高,行情呈现倒挂。只有豇豆、玉米产区的货源价格短时间处在高位。”蔬菜批发商尹烨华介绍。
“11月以来冷空气活跃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时常出现明显降温后的大幅升温。尽管整体气温相较11月初下降了一个台阶,但是白天日照相对充足,气温回升快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江桥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蔬菜长势较好,供应量持续稳定,反映在批发价格上,呈现长时间的低位波动走势也是情理之中,也大幅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费用支出。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蔬菜价格季节性下行主要原因是今年秋季的天气较好,整体的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生长,蔬菜单产增幅较大,尤其是大白菜,单产增幅20%左右。
张晶认为,后期,蔬菜市场供给将转入“南菜北运”阶段,跨区运输费用上涨,蔬菜的生产转入冬季模式,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逐步增加,随着设施生产成本的上升,预计后期菜价将逐步转入季节性上行。
据气象预报,本周我国大部地区再次迎来明显回温,长江沿线地区气温又会回到20℃上下,天气对蔬菜生长十分有利。“预计地产蔬菜短期内的上市量依旧会有保障,秋冬蔬菜供应衔接表现较为顺畅。”市场人士认为,接下来,“南菜北运”行情的季节性的上涨,还要看近阶段露天在田蔬菜的供应情况和后续气象的变化而定。 【编辑:叶攀】